转载自《聪明在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》,著者华罗庚。

分段及部分加粗部分源自本人阅读心得。

第一,自修是能达到学习的目的的,毅力和耐心是成功的保证

自修是学习方法之一。我们可以肯定地说:任何个人如果养成了自修的习惯,都是终身受用不尽的。

但如果因为强调自修而放弃参加集体学习的机会,也是不正确的态度,曾经有些青年人说:在学校里要学的科目太多,进度很慢,还是在家里自修好一些,这种看法当然是不妥当的。 自修只能看作是在正规学习进行中的辅助办法,在无法参加正规学习时候的代替办法,必须知道在学校里(或参加任何学习班)学习有很多优点:

  • 第一,是能够得到系统的、全面发展的为现代公民所需要的常识;
  • 第二,是水平高于我们的教师会较快地带我们上路,并且能够及时指出容易被我们忽略的要点和关键所在,又能够帮助我们解释疑难,减少暗中摸索的时间。
  • 第三,有检查有考核,易于暴露和及时纠正我们学习中的缺点。
  • 第四,和同学在一起,可以互相帮助,互相鼓励。

所有这些,都不是用自修的方法能够得到的。 但同时也应当培养自修的习惯,这样,一来可以补助学习的不足,二来准备在不能参加学习的时候,能掌握“自修”这一重要的学习方法。

自修是一种比较艰苦的学习方法,但它的优点是无论何人、何时、何地都可以采用。 只要我们能按部就班不懈不怠,继之年月,它是可以帮助我们达到科学的光辉的顶点的。凡是具备了普通语文修养的人,就可以运用自修来扩大自己的知识范围。就我所熟悉的数学而言,只要我们肯于自修,便能够使我们进入数学的堂奥。

但是由于没有督促检查,没有导师指引,自修往往自流,以致有始无终,我个人就有过一些痛苦的经验: 由于急躁,想一蹴而成,我常常逾规前进, 在最初一个时期看来似乎很有成绩,但一旦运用时却发现运用不灵,而是一锅夹生饭。 这时,前进不行,回头又不甘心,这种情况几乎使我丧失信心,中途而止,夹生饭重新回锅是件极不愉快的事。 我想,一定有不少苦心自修的人有过同样苦痛的经验。因此,无论自修哪一门功课,最重要的是避免焦躁,循序前进,才是上策。

如果不幸和我有相同的经验,唯一补救办法就是重新从头做起,自修时的另一缺点是往往自以为通,自以为懂,书上的习题会做,书上的定理会背,但若干年后回顾一下,以往所谓的通和懂不过是浮面的、形式上的了解,一遇到原则性的变化就堕入五里雾中,摸不着头脑了。

这一缺点,虽然可能是学习过程中极难避免的,但如果自修时能够认真思考,仍可能减轻它的严重性。

另一方面也有一些人,对原理、原则谈来似乎了解了,但在具体应用时百无一能。此外,虎头蛇尾、有始无终、“一曝十寒” 等毛病就不在话下了。

总之,我觉得,自修能有成绩的关键在于毅力和耐心。应当正确地认识为了什么在自修,也应当正确地认识“自修”较“参加正规学习”为艰苦,所需要的时间更多,图快贪多是自修成功的敌人, 必须用 “涓涓不息,而成江河” 的态度,持之有恒,行之有素,才能够完成自修所要达到的目的。

第二,爬山是艰苦的,但开始的一段还是大道

科学家们经常爱引用马克思在“资本论”法文译本的序与跋里所说的话:“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,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,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。”

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。每一个科学工作者都应当牢记并深刻认识这几句话的意义,但如果用来对学习中学程度的科学知识的人来说,却过早了些,可能因此产生畏难情绪。

科学是座大山,愈接近顶点,道路就愈崎岖难行,甚且有很多人迹所没有到过的地区,全靠科学家披荆斩棘地发现道路。但在山脚下,由于多少年来行人的践踏,已经踏成了大道,或者已经修成了拾级可登的阶梯,只要我们不倦地努力,就可以稳步前进。

数学中的算术、代数、几何、三角等等在几百年前都是科学上的崎岖小路,而今天已经成为平坦大道了。 十四五岁的少年都能在短时期内掌握它。所以,有了丰富的生活经验的成年人,在他们成熟的思考能力的帮助下,迅速地掌握这些科目也是毫无问题的,是有绝对的把握的。

但成果的丰富与否还要看我们付出代价的多少而定。 山愈高愈难爬,但由于经过了一段的锻炼,又在这个基础上逐渐丰富了自己的经验,我们是有可能并且一定能够逐步地攀登到高峰的。

对经验丰富的人来说:攻克科学堡垒并不比攻克军事堡垒难。 科学堡垒是不变的目标,进了一步就进了一步,今天攻不下,还有明天,到了明天,客观形势只会对我们更有利,只要我们一步一步地努力,总是越来越接近胜利。

第三,没有什么秘密的学习方法

学习科学不能取巧,也没有什么捷径或秘密的快速学习方法。**我们决不能在短短的几个月内把六年中学的课程融会贯通,必须认识科学知识学习的长期性和艰苦性。**一分努力一分成就,唯有勤恳的耕耘,才能有丰富的收获。

但另一方面,如果指导学习的人能够把握住成年人具有成熟的思考能力这一特点,周密地考虑筹划,那便有可能适当地缩短学习的期限。

但决不能缩得太短。所以学习的人务必要首先认识学习的长期性和艰苦性,调匀步伐尽快地前进。如果趁一时之勇,冲锋般地奋勇向前,将来必然会觉得难乎为继。

学习科学虽然没有取巧的方法,但确也有一些应当注意的事项,了解了这些可以少走弯路。

首先应当提出的是不急不躁,细嚼慢咽。

一步不懂不轻易走下一步,每一方法都力求运用熟练。 读十本八本、不甚了解,反不如把一本书从头到尾读得精通烂熟。

所谓烂熟不只是会背会算,而是能掌握基本精神、基本原理,能够灵活运用,并且必须注意它的连贯性,依照深浅,一本一本地学习下去。

例如,在学数学的时候,不要在算术的基本运算还未掌握的时候,就去搞搞代数,摸摸几何。 这样做法会陷于一事无成的,学到新的、高一级知识的时候,必须一有机会就联系起旧有的、低一级的知识来。换言之,如果学了代数忘了算术,学了几何忘了代数,这样不但会忘了前面的,而后面的也学不好。

一言以蔽之,我们必须认识科学知识的积累性,学习科学知识有如筑塔,级级上升,每一级都建筑在以下诸级之上。因之,一级不稳,就筑不上去。

其次,必须经常地检查自己,不要放弃任何可能复习的机会。

如果参加有组织的学习,最好经过每一个考试,向辅导人员争取严格的训练。在日常生活中,活的例子会经常遇见的。

百分比当然是家常饭,遇见了它不妨算算。比如政府发表的公报中常有许多数字,如果我们把它们用作复习资料,既可以熟练计算,又可以增加对国家的具体的感性认识。

第三,是学习的顽强性。

学习科学时,必须紧紧掌握“知难而进”的原则。 一般说来,难易决定于主观(指学习,不指研究),决定于已有的训练。 曾经克服过不少困难,则“难”将变为“易”。望而生畏,“易”也变“难”。

譬如学下棋,刚学的时候,不知从何下手,下了三五十盘之后,也就能看出一步两步了,训练有素的老棋手,却能看上十步八步。

在中学知识阶段学习科学知识,如果能够看上一步两步,一般讲来,就能够完成我们的学习任务!难的是在我们初学以后,碰到需要能看上一步两步的问题,就会感到束手无策,无路可通。但是,只要我们能坚持地顽强地努力一下,就会豁然开朗的。 那时节心怀喜悦,信心大增,学习的兴趣也就更大了!

第四,培养对所学科目的兴趣。

上面已经谈到学习兴趣的来源之一,如果有人辅导这就更容易了,辅导员可以在生活中,在工作中选些生动的、具体的例子,来帮助大家,那就更可以大大地提高学习的热情。

学习的人能够如第二点所提出的方法找习题演算,当然也是提高兴趣之一法,而最可靠的是第三点中所提出的方法,克服困难后的乐趣,那是信心和胜利的交响曲。 有了兴趣就会乐此不疲,好之不倦,因之也就会挤时间来学习了。

最后,应当谈的是时间问题。

学习的敌人是“一曝十寒”,所以我们必须要有经常的可靠的时间,我们每天如果能有一小时,或每周五小时的保证,就易于把学习搞好。

厂矿企业机关能为员工在提高科学知识水平上花一些时间,是一种极有意义的投资。 所以如果领导干部能够在时间方面适当地给予保证,那是可以促使学习者有成绩的。但另一方面,每一个领导者自己也应当认识学习的重要性和迫切性,尽可能地掌握好自己的时间来学习。

把握时间的方法之一,是利用间隙,特别是间隙中短暂时间的利用。举例说,在公共汽车站上经常有人在看书,这就是抓紧利用时间的方法之一。不要轻看这样的时间,每天如果抓住了三次二十分钟,日积月累,可以学得不少东西。

把学习的材料经常带在手头,一有空便翻开来看,据个人的经验,这对于一个工作繁忙的人,是很好的学习方法。